日,清军并未攻城,留在城外休整。
诸将多主动请缨,愿领兵出城,挑战清军。马宝说:“鞑子汉军、绿营还有万余人马,不日就要赶到雩都。不如先趁今日之胜,打败满蒙鞑子。”
丹初说道:“论野战,我军还不是满鞑子对手。不如先放汉军、绿营过来,由他们强攻城池。我们依城坚守,杀伤鞑子更有把握。待鞑子力竭,再纵兵反击,胜之更有把握矣。”
隔日,清军汉军、绿营赶到,人马上万,随即发动强攻。清军改变战术,以东门为主攻方向,成三叠,绿营在前,汉军在中,满蒙八旗在后。
汉军、绿营多步兵,汉军携带有火炮,清军火力有所加强。但汉军千里来援,同样没有携带红夷大炮,不是赤军炮兵的对手。
清军计无可施,只得逼迫绿营、汉军死战。绿营冲在最前,伤亡最大,若敢后退,汉军在后督战,可先斩后奏。同样的,汉军前仆后继,若敢从二叠后退,满蒙督战队可先斩后奏。战斗仿佛是前日的重现,只不过,今日的厮杀更加激烈,场面更加血腥。才清理干净的城墙下,很快又堆积起层层叠叠的尸体。
不到一个时辰,第一叠清军损失惨重,伤亡近千人。东门左翼战事最为激烈,清军尸体积成一道斜坡,离城墙只有二三尺高。
这部分清军主要是北方绿营兵,才赶到战场,就被陈泰用作炮灰。清军内部等级森严,绿营兵多由投降的明军组成,待遇最差,最受歧视。
他们每月的饷银还不到八旗一半,却被八旗推到前叠送死。都是当兵吃粮的,凭什么厚此薄彼。绿营后队见势不对,再也不肯向前,宁愿被督战队杀死也决不向前迈出一步。
陈泰见状,知道绿营兵已濒临崩溃,再逼下去就要哗变了。他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,传令撤下前叠,二叠汉军接战。
这支汉军多炮兵,是“台尼堪”,投降清军较早。台尼堪在汉军八旗中的地位较高,比绿营兵又要高出不少。
譬如,台尼堪多炮兵,有资格装备红夷大炮、冲天炮。绿营兵时常反复,不受清廷信任,严禁装备红夷大炮、冲天炮。但若要真论白刃战,台尼堪比绿营兵好不了多少。
“国主,鞑子二叠上来了。看旗色是汉军,看装束似有满鞑子。”
丹初见东门事急,移陛到东门督战。他举着望远镜望去,说道:“汉军多炮兵,步骑必少。陈泰此举,必在二叠中掺入了养育兵、包衣奴才,以加强汉军。通知费雷拉,鞑子三叠没有靠近城墙,不得引燃引线。”
养育兵、包衣奴才算不上八旗正兵,作战却颇为踊跃,常常不输于八旗正兵。在战场上,养育兵、包衣奴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