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幌挂上后,哪怕待在墙角处的小摊子上,也能被食客找到,吃过鱼丸鱼汤的,总惦记着那口味。
每个过来的人一定会指着招幌说:“那海螺贝壳吹起来,声音远远就听着了,好听得很。”
也有的说:“这名字好,我们海浦过四时八节才尝尝鲜,到你这就是时时鲜。”
不过老一辈看来,四时虽好,四念出来不好听,便扔掉那个四字,只叫时鲜,也有的喊海螺摊子。
有人说是烹鲜才对,其他摊子上烧不出这口味。
江盈知笑纳了,得亏没给她个海螺姑娘的名号。
这几日渔港来客多,到了摊子前就喊来碗汤,阔气地会再要一份醉泥螺。喝了汤定要再多要些鱼丸,或是上份敲鱼面,吃完后接着慢慢嗦着泥螺,走了包点烤鱼干,塞一根到嘴里,一路边嚼边逛。
哪怕外来的食客也认准了这个招幌,只觉得颇有趣味,有那促狭的,叼着鱼干要走前,伸手去晃晃那长串贝壳海螺,听它叮叮当当响了一阵,才颇觉满意离开。
要是离了这个招幌,便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
江盈知瞧他们这样喜欢,又再做了个,换着用,日日一到渔港,先把招幌给竖好再说。
一时颇赚了许多回头客,钱袋子日渐叫铜板塞满。
可不止她忙,这段日子渔港人多,许多人是日忙夜忙,可着劲赚钱,天天累得倒头就睡,王三娘嘴角还起了个大水泡。
叫西塘关的药婆看了,她没好气地说:“都是累的,回去歇着。”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