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也有吞海壮志!
\n
5。石头街与海印寺
\n
在石头街的东侧,有一座山叫宝觉山,山上有一座寺叫海印寺。它始建于宋代,初名“海印室”清代及民国重修,又于1985年重建。海印寺的由来有两个传说:
\n
一是,从前有个和尚在此建造一所修炼的石室。每到月中,他便站在山上观望,但见一轮明月印在大海之上,故而称之为“海印室”由此说来“海印室”后来扩建成“海印寺”不管规模大小,这“室”与“寺”之间,若论文雅,当以“海印室”更佳。
\n
泉州地区的信仰相对厚重,从某种角度上讲,他们信奉神仙更甚于高雅风趣。故另一个传说说道,这是东海龙王御赐的庙宇宝地。当年,海龙王亲自登岸,带着他的宝印上山,并在这片宝地上,盖了一个大印。所以,这地方建寺之后,就有了海印寺之名。
\n
宝觉山并不高,倘若立于山上,在没有现代群楼遮掩的往昔,可以看海观船,放眼之下,几乎一览无余,整个石头街就在对面的山脚下。若在往昔,星星闪烁之时,可以看到某家的窗口,透出了昏黄暗弱的光。故此,明月印海,实在玄妙之极。
\n
由一排石阶往上,便是海印寺的前殿。上面有梁披云题写的“海印寺”三个金色大字。门前有两个青石平雕罗汉,门上两侧各有一副对联:“江中舟楫频来往,海上云山半有无”以及“海日三山观自在,印潭一月色皆空”可见,所谓的“海印”并非海龙王盖有的玉章,而是“明月印海,秋梦临窗”的自然美景。
\n
再往后走是大雄宝殿,殿上有弘一法师的对联:“海会华岩弘宣十愿;印心净土同上九莲”顺着两边的石阶继续往上行走,则是“大海潮音”和“住大慈悲”之处。这里,敬奉着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。立于台前,可以观海望潮,听风品月。若非眼前一片新开发的群楼遮挡,晋江入海口的无限风景,必定是一览无余的。
\n
由观音殿自东侧行走,便可通向后院,而在西廊之上有宝觉院,这里曾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讲学堂。及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