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密尔顿、拉塞尔、勒克莱尔、奥康,以及来自于中国的周冠羽等等。
可以这么说,后世现役f1车手里面,大半都参加过格兰披治大赛车。也恰恰是这些顶级车手的加入,才造就了澳岛“f3之王”的头衔。
方程式赛车界早期还流传过这么一句话,谁成为了格兰披治的冠军,谁就相当于提前统治了f3赛事!
不过在两千年之后,现实却跟传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,上面提到名字的知名f1车手,强如维斯塔潘都没拿到过格兰披治的冠军头衔。
相反拿到澳岛f3冠军头衔的车手,纷纷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架势,很多连f1都跑不进去。
最后一个能在f1里面有点水的格兰披治冠军,还得追溯到2001年的佐藤琢磨。
出现这种状况的因素,主要还是在于地利优势太过明显,f3级别又没有赛车模拟器练习,你就熟悉几天的赛道,怎么跟别人开了几年的去比?
就算号称“赛车机器”的维斯塔潘,也做不到在几天时间内,记住弯角、路况、走线等等赛事级信息。
“那就开两圈感受下。”
秦连杰不再多言,陈向北这个级别的车手,说一千道一万,还不如让他自己跑。
点火启动,陈向北沿着东望洋赛道开始行驶。
本来澳岛就地方小街道狭窄,现如今随着格兰披治赛事即将要举办,还有这全球各地的车迷跟游客纷纷前来,东望洋这条路就跟市中心的繁华路段一样,陈向北时速只能维持在二三十公里左右。
更为离谱的是,道路两旁临时停靠着很多车辆,就连弯道处都不放过,陈向北很难看清楚道路具体细节特征。
说实话,陈向北有过心理预期,知道东望洋赛道的路况肯定很复杂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1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