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而崔浩却认为应该借道给他,待其通过之后堵其后路,待刘裕与后秦交战之后便可坐收渔翁之利。但明元帝依然担心,便拒绝了崔浩的建议,同时派兵阻止刘裕的禁军。
结果,3万骑兵遭遇大败,未能阻止刘裕的北伐。明元帝这才后悔没有听从崔浩的计策。
同年,后秦被刘裕所灭,明元帝不知下一步应该如何应对。崔浩则认为北魏虽然兵马强盛,但在打仗方面绝对不是刘裕的对手。
不过后秦之地容易混杂,刘裕很难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令其顺服。所以北魏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,以待时机。
公元418年,天空出现异象。明元帝担心是不祥之兆,崔浩观测后认为此项与王莽篡汉时的天象极为相似。
然而,明元帝时期的北魏上下有序,主尊臣卑,天下百姓并无异常举动,所以不会出现谋反之举。
但当时的东晋却恰恰相反,所以大权在握的刘裕是末路之兆。果然,刘裕在公元420年废了东晋皇帝司马德文,自立为帝,建立了南朝刘宋政权。明元帝得到消息之后,对崔浩的料事如神非常惊讶。
明元帝常有病症缠身,总能梦见一些怪异之物,所以担心自己不能久活,为立储一事非常忧愁。崔浩认为12岁的长子拓跋焘敏锐聪慧,应该趁早将其立为储君。
如果等待诸子成人之后再行此事,则会生出其他祸端。明元帝是在崔浩的建议下把拓跋焘立为太子的。拓跋焘在此期间做出了优异的表现。
公元422年,刘裕去世,明元帝本想趁机攻取南朝的洛阳和虎牢等地。崔浩则提出反对意见进行阻止,认为此时发起进攻必定会遭到对方的强力抗击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