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周三早晨,杨志强站在制衣厂培训室的讲台上,双腿微微发抖。台下坐着五十多名新入职的工人,大多和他年纪相仿,眼神中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。
“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聊聊劳动合同那些事儿...“
课程进行得很顺利。杨志强从最基础的劳动合同签订注意事项讲起,逐步深入到工资组成、加班费计算等敏感话题。令他意外的是,工厂的人事主管不仅没有喊停,反而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。
“这个问题问得好。“杨志强指向一个举手的女工,“'公司要求我们签空白合同怎么办?'答案是——绝对不要签!“
他趁机展开:“劳动合同必须写明工作岗位、工作地点、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,而且要一式两份,劳动者自己保留一份...“
课间休息时,几个工人围上来咨询。杨志强耐心解答,同时小心把握分寸,避免显得太过“维权导向“。
“老师,“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小声问,“如果公司不给我们交社保,去哪里投诉啊?“
杨志强正要回答,余光瞥见人事主管走了过来,立刻调整了说辞:“首先建议和公司友好沟通,也许只是经办人员疏忽...“
人事主管递给他一瓶水:“杨老师,讲得真好。我们厂确实有些新员工对基本权益都不了解。“
回互助社的路上,林晓雯兴奋地说:“有门儿!人事主管约我们下周再去,说要给管理层也讲讲!“
杨志强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厂房,心中升起一丝希望。或许,改变真的可以从最基础的认知开始。
就在“工友课堂“渐入佳境时,危机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