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归殷,怎么能轻易改变呢?及至武丁,诸侯来朝,天下犹运于掌,达于极盛。由纣王到武丁,时间并不长,流风遗俗仍在,善政犹存,更有微子、微仲、王子比干、箕子、胶鬲等贤人相助,怎么能说失就失呢?相比殷商,文王起于百里僻壤,容易吗?齐人有言:‘虽有智慧,不如乘势;虽有镃基,不如待时。’方今之时与昔日迥异,是故王天下易如反掌。”
“怎么迥异?”公孙丑急问。
众学子无不竖耳。
“夏、殷、周极盛之时,”孟夫子侃侃而谈,“诸侯之地没有一家超过千里的,今日之齐方圆千地,鸡犬声闻僻野,道路四通八达,百姓联袂而行。今日之齐,地不用再辟,民不用再聚,只要行施仁政,想不王天下也难。何况王者不行于世久矣,今日尤甚。民者不堪于暴政久矣,今日尤甚。饥不择食,渴不择饮,一切将如孔子所言,‘美德流行,快于驿邮传命。’方今之时,只要万乘之齐行施仁政,民心必悦,悦则诚服,是以事半于古人,功则倍之。”
孟夫子一通话说完,众弟子莫不叹服。
公孙丑会心一笑,碰碰万章的胳膊。
万章跨前,拱手:“诚如先生之言,弟子以为今日之齐,王者已出矣。”
“你是说田辟疆?”孟夫子显然也想将话引到这儿,倾身问道。
“正是。”万章应道,“先齐王崩天,太子辟疆继立。就弟子所知,新王宽厚仁慈,可行仁政。”
“嗯,”孟夫子点头,“为师也曾听过他不少雅事,若是行仁政,当可成就王业。”
“既是此说,”公都子来劲了,“先生何不至齐,成子牙之功?”
众弟子莫不翘首以望。
“呃,”孟夫子捋须有顷,似乎是决心下定,起身,“启程回邹!”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8页 / 共3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