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成为外戚之后,被天子用于何处,才会涉及到此人的才能。
如太祖高皇帝年间的吕氏外戚,便有吕泽、吕释之兄弟二人,凭借军事才能支撑起吕氏外戚。
太宗孝文皇帝年间的薄氏,也同样是凭借薄昭的军事才能,方得以显赫朝堂。
到了太宗皇帝晚年,以及先孝惠皇帝年间,窦氏一族的路线,则出现了有汉以来的第一次‘不同探索’。
——先是章武侯窦广国,凭借崇高德行和治国才能,险些成为汉家第一位外戚丞相!
窦广国功败垂成,与丞相之位失之交臂后,窦氏也依旧没有拨乱反正,重回外戚默认的‘武将路线’,而是继续坚持,并最终如愿结出了果实:窦婴。
一个大儒窦婴,原本走的是‘外戚/文臣’路线,最终却又因为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,而让窦婴意外达成了文武双全路线。
于是,到了当今刘荣一朝,外戚出身,且文武双全的窦婴,也就水到渠成的拜相了。
从以上这些就不难看出:文臣武将,功侯贵戚四者之间,虽然有着极高程度的牵连,嫌少有人只具备单纯一种身份,多半是二者,甚至三者兼具,但这四方之间,也是有着相当明确的鄙视链的。
——功侯地位最高,将文臣、武将,都看做是还没有获得成功、还没有资格和自己平等对话的末学后进;
武将地位其次,以成为功侯为最高目标,却也不忘未雨绸缪,朝着文武双全的方向靠拢。
再次为文臣,自视甚高,却也知道如今汉室的情况,非武勋不得寸近,故而也会有意识的朝军事方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