迪a6l、宝马5系甚至奔驰s级,其采用的都是承载式车身。
这也是承载式车身优势所决定的。
因为整个车身为一体,所以固有频率振动就会比较低,同时车内噪声小,重量轻,在公路行驶起来,就会非常平稳,最重要的是省油。
当然,这类车身,缺点也很多,因为承载式车身的底盘强度远不如有大梁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,当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时,车身就会发生变形,危险系数等级提高,甚至在直接的撞击里面,更容易散架。
而非承载式车身,则在很多方面杜绝了以上的缺点。
这类车身的汽车往往会有一个刚性车架,专业领域又称底盘大梁架,它的结构特点是发动机、传动系统、车身等总成部件都固定在车架上,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连接。
说白了,非承载式车身就是有大梁的车身结构,发动机、传动系统、悬架,甚至车身等都固定在车架上。
我们如果弯下腰看过油车车底的话,可以看看其底下有没有贯穿前后的两个纵梁,这点也是承载式车身所不具备的,很好分辨。
至于它的优点,那就是底盘强度较高,抗颠簸性能好,四个车轮受力即使再不均匀,也是由车架承担,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,因此车身不易扭曲变形,更加安全。
由于非承载式车身相应地会比较笨重,质量比较大、车身底盘高度也高,所以一般用在货车、客车和越野车上。
当然,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,这主要也是由于非承载式车身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。
比如长城的哈弗系列,h5、h9就都是非承载式车身,另外像丰田的普拉多、兰德酷路泽、三菱帕杰罗、奔驰大g等车型,也都是非承载式车身。
非承载式车身,在越野车型里的应用更为广泛,一句比较专业一点的话来比喻,那就是承载式车身就像是甲虫的身体,它是车身承担更大的重任;
而非承载式车身则更像是大象的身体,它是由骨架承载主要重任。
正因为如此,在以前,承载式车身普遍只适用于小型车辆,而大型轿车、越野车,更多的运用非承载式车身。
这一点,直到新能源车爆发之后,再次改变。
因为电动汽车,天然的需要把电池电机放到车辆底部,这就导致,只有非承载式车身,才能满足这一点。
几乎后来的新能源汽车,全部是采用这种方案。
小米su7也是这样。
但李毅左思右想,又结合了车身结构工程师以及很多专家团队的意见后,还是决定,s7的汽车底盘要改变,他决定直接开发滑板底盘车身。
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