遥遥无期。
“目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了,我的建议,是丰田的系统。”
晚上回到酒店,关起门来谈闭门会议,于川仁就vcu系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丰田的rav4 ev最初在1997年出现,当时作为租赁车辆推出,后来在2000年开始销售给公众。
这个项目,一直到04年左右宣告失败,但这个项目,也打开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在整车控制系统上一个新的方向。
包括特斯拉最开始使用的ac propulsion这家公司的整车控制技术,也是在丰田的基础上更加优化。
特斯拉后来也拿到了丰田的一部分技术授权。
这也是丰田这一款电动车,为数不多的优点。
但李毅想了一下,拒绝了他的这个提议。
虽然这种技术,已经没什么专利使用一说了,但李毅觉得,有更好的选择。
“试着找找宝马吧……”
丰田跟宝马,在油车领域绝对是霸主,但这些老牌汽车巨头,对于电动车的研发,也从来不遗余力。
虽然他们后来在电动车领域没有什么成就,但不能说他们没有技术积累。
尤其还是当下这个年代,电动车都是直接从汽油车上改,所以宝马他们这些放在仓库里的电动控制系统,对于李毅还是有一定的参考能力的。
“这个可能比较贵……”
李毅哑然失笑,“咱们su7项目,已经扔进去一个亿了,再花点钱,让我们流程加快一下,还是可以的。”
如果纯靠自己研发,有李毅的观念,还舍得花钱,ff未来自然是能够研发出来的,但这个时间节点,可能就得慢一点。
但现在李毅要的是和特斯拉的直接竞争,那就希望这个时间点,更快一点。
特斯拉明年6月份,首台量产车可就下线了,自己要想在同价位或者略低的价位胜出,那就要有更先进的更好的卖点。
不然哪怕自己定价低了,对方立马出一个del y,给你打价格战,你怎么搞?
虽然特斯拉价格战不一定赢得过自己,但能赚高利润,干嘛往下扔?
毕竟这时候的高端电动车,那就不是给普通人消费的,是给那些富豪消费的。
接下来几天,商务谈判团队跟肥城的合作,谈的很愉快,又花了五天左右时间,基本几个公司的最后合作方案都确定了下来。
江怀客车底盘那边,也出了一个初步的意见,预计最快一个月,新的底盘就会试验制造出来,那时候双方的团队就要一起,针对这个底盘,开发适应的大巴。
“预计整车电量是400kwh,续航超过350k可充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