稿费。这变相的成为名人的地位代表,四十年代,法西斯主义者墨索里尼和洗头佬先后被邀请撰写文章,他们并不缺少金钱,却索要了至少一美元一词的稿酬。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逊色于美国总统。”
“随后,那种极高稿酬的现象,在全美消停了一段时间。八十年代初,一批时尚杂志的作家忽然索要2美元一词的稿酬,引起了杂志社的恐惧,他们奋力反抗起来……但最终因作家们巨大的影响力,他们有太多的跟随者,足以自立门户,杂志社最终屈服了,到目前为止,两美元一词仍然是全美最高的稿酬之一。”
“所以,你知道余切的稿酬处在一个什么档次?就应当知道,他当前是一个什么样的名人?本条消息由普利策级别记者撰写,我的稿酬是零点七美元一词。这篇文章约六百余字,这相当于余切此书稿酬的千分之一点四。”
这条妙趣横生的新闻报道,直白的阐述了余切目前在美国受捧的现状。
他在读者中的知名度,赶上了美国总统。
从上半年“切尔诺贝利”事件发生后,余切几乎一直住在美国的新闻当中。就连最保守的西部农业州爱荷华,都有余切的拥趸,一个得罪过他的作家顾华不得不到处流浪。
一开始,有华人的地方,顾华就不得不离开;后来,有拉美裔的地方,顾华不得不离开;然后是白人,印第安人……天下还有什么种族可以容纳他。
显然,刘祥成认为,余切的天价稿酬有他“哥伦比亚历险记”的因素,如同海明威做海军陆战队的战地记者时,意外干掉了德军元帅那样疯狂,而且是刚写下《丧钟为何而鸣》这种反战后。
这个事情短暂的拔高了余切在西方世界的地位。
中方这边的摄制组看到后相当沮丧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