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
【真正的复活,不屈从于历法、教会仪轨或政治权威,而是回应天地的节律,是上主在历史中的直接介入。】
【他的复活不由主教宣布,不由礼仪安排,而由天象与苦难见证,这是对僵死信仰的指控。】
【他的复活,不在教堂内,而在风雨交加的旷野;不在钟声齐鸣之时,而在乌云未散的夜里,这正是对历史的回应。】
伊拉克略着重介绍了盖里斯的各种奇迹,并认为这一切都是有着深刻寓意的,是上主的刻意为之,借由盖里斯来警告世人。
提醒着信众,应该借由盖里斯展露的那一切,与神更深层次的交互。
这种想法,其实便与耶路撒冷宗官方,是有一些不兼容,但更符合普通信众需求。
至少,这样一来,许多普通人,不会再因为看不懂盖里斯隔三差五,在报纸上讨论的数学、物理、化学公式而陷入自我怀疑,担心自己是不是被神给抛弃了。
对于许多虔诚的信徒来说,那种无法追随上盖里斯思想与脚步的痛苦感,是异常折磨的。
而伊拉克略,则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安慰者的角色。
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因信称义概念的重新提炼,暗合了一部分原先宗教改革的思想。
意在降低入教的难度,让信仰更容易传播,这也就是为什么EU4里,神秘主义倾向高的时候,传教强度会被提高,毕竟实质上是降低了信众对教义的认知,从而达成一个“我不理解,但我信”的效果(再形象点——新教徒)。
因信称义这个概念,也并非是16世纪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