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
在里,未来十年中国的基础教育,尤其是大城市的基础教育陷入了近乎疯狂的内部竞争当中。
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时间长一点、注意力更加集中,会给孩子吃精神类的药物,并且叫做“天才药”;普通的周末补课已经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了,他们甚至要求老师住进家里,一天24小时“陪伴”孩子……
学校的老师不再是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可以胜任的了,大批的土博士、洋博士加入了教师队伍;牛津、剑桥的“海龟”为了抢一个小学老师的岗位可以抢到头破血流,最后是被一个空降的哈佛教授摘走了……
大型教培机构开始直接叫板公立中学,甚至可以把他们的尖子生高价挖过来做招牌;公立中学甚至放弃了自己教研,转而向大型教培机构购买试卷和练习……
《最后一课》这篇里,甚至发明一个非常怪异、却异常准确的词汇来形容这种现象——「卷」!
在这种大环境下,教培老师如鱼得水,收入蹭蹭上涨,年入百万不在话下。
主人公“张潮”也逐渐褪去了学校里的无知、自大、清高,变得市侩、圆滑、卑鄙。
他会怂恿家长从他这里购买“天才药”;会举报竞争对手的工作室;会贿赂公立校的老师,让他们把学生“卖”给自己。
张潮甚至会为了“留住学生”,而带男生去风月场所。
而这段描写,也完全击穿了程永新和毕飞宇两人的认知底线,他们实在无法想象,竟然会有为人师者做这样的事——
【张潮走在前面,皮鞋踩过下沙村村路上的积水,倒映出扭曲的招牌和闪烁的霓虹灯带。他身后的男生故作老成地插着口袋,但吞咽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