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悠山打开了箱子,箱子中放的是一摞摞簇新的宝钞。
大明的宝钞比擦屁股用的黄草纸贵一丁点,仅此而已。
北宋时,四川缺铜,当地铸造的是铁钱。
后来蜀商印发纸币“交子”,纸交子不是乱发的。蜀商备下了大批铁钱承诺兑换。
发行多少缗交子,蜀商手中便要存有多少缗铁钱。百姓可以随时拿交子兑换铁钱,比例一比一。
这就是后世经济学所谓的“准备金”。
南宋时,官府见纸币这东西很好,便发行了官方纸币“会子”。
会子同样是有准备金的,但少于纸币会子实际发行量。
每印一百缗会子,南宋朝廷便准备二十八缗铜钱。这在后世经济学中叫“加杠杆”。
准备金杠杆放大为四倍,既能保证会子的币值稳定,还能适当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。
到了大明开国,太祖爷登基。他虽是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,但人无完人,自然也会犯错。
洪武八年,华夏刚刚结束战乱归为一统,百废待兴。国家财政收入少的可怜。
有文臣建议太祖爷仿宋制印刷纸币。太祖爷一听,一拍大腿,嘿,纸币这玩意儿挺好。
至于准备金?
笑话!准备金不过就是一种信用罢了。朕堂堂开国之君,难道朕的信用不及一堆带着臭味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