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大家已然取得共识,于是更加好奇徐孺子的答案,等着听思霓往下讲。
“彼时的徐孺子先生却答不然,就像人的眼中有瞳仁,没有它,眼睛一定不会明亮。”
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出来,众人面面想觑,场面安静了好一瞬。
接着,一个个脸上露出了钦佩赞服之色。
“多么巧妙的比方。”
“世上确有天赋异禀这回事。”
“他这么一说,不但回答了问题,而且还让大家体会到阴阳相生的道理。”
“才九岁,居然想得到,月的明亮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其中是否有物,更重要的是,有些部分对于整体功用的施展是不可或缺的,这种思索的方法更有深度,也更可贵。”少婵最后这样说。
她向往的神情落在眼里,石生始终无言,不过整张脸却焕发出神采,好似眼睛都在笑。
(徐孺子赏月:出自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,书里记载了徐孺子九岁时的一次机智对答,原文是:徐孺子年九岁,尝月下戏,人语之曰:“若令月中无物,当极明邪?”徐曰:“不然。譬如人眼中有瞳子,无此,必不明。”)
“子献哥哥说石兄唱诵的功夫很是了得呢。”少嫆笑嘻嘻。
“真的吗?”少姝十分配合。
“不是我显摆,此情此景我早就想引亢高歌了,就怕没人想听。”心情益发好了,石生放胆逗趣起来。
“少婵姐姐,我好像记得山水斋里有只竖箜篌,许久无人拂拭,大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