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野之战,是周武王伐商王朝纣的决胜战,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(今淇县南、卫河以北,新乡市附近)进行的决战。最后商军战败,商纣王在鹿台绝望而亡,商朝宣告灭亡,周朝建立。
战争背景
商汤建立的商朝,经历五百多年后,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时,已是危机四伏,国家衰败,民不聊生。商纣王耗费巨资建鹿台、矩桥,造著名的酒池肉林,使国库不断空虚;他沉迷于妲己的温柔乡,宠信飞廉、恶来等一帮佞臣,妄杀王族重臣,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心离德。
周部族是居于今陕西甘肃黄土高原、渭水流域一带的古老部族,相传因“姬水”而得姓为姬。初年,后稷(hòu
jì)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了磁。后稷为尧舜之相,司农之神。后稷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,放粮救饥,赐百姓种子,被认为是大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。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,到公刘时,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(bīn)。由耕牧部族渐变为以农耕为主的城邑部族。自公刘起,又经九世传位,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,周人受戎狄侵袭逼迫,不得不再次迁徙。他们越过漆、沮和梁山,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。
周原物产丰富,土地肥沃,灌溉便利,农耕条件优越,周部族在此定居后经济生产发展十分快速。古公亶父造田营舍,建邑筑城,国力迅速恢复壮大。迁到周原以后,周人成为黄河领域共主的大商王朝的附庸,并向商王武乙纳贡称臣,在商王朝的保护下积聚力量,并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体系。古公亶父之时,周部族已颇具规模。周人从古公亶父起就居于岐山之下,称为“岐周”。因势力不断壮大,又位于商朝的西方,被大商王朝册封为西伯(意即西部诸侯之长),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,以姬为姓,周人传承其姓。
战争起因
周国君主到季历之时,商周关系开始密切,周此时已是商朝属下一强大方国。虽然关系密切,但殷商却也时刻提防着这股新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