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纱锭便能同时转动,将棉花或麻纤维快速纺成均匀的线。
“我的天!这……这东西,竟能同时纺出数条线!”在场的工匠和民部官员无不惊叹。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巧的器械,这简直就是神匠所制!
“有了此物,一个女子一日所纺之线,顶得上往日十人!”铁山师傅眼中冒光,他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生产力。这可比以前的单锭纺车强太多了,简直是鸟枪换炮!
周明亲自示范了纺纱机的操作方法,并指导工匠学徒班的弟子们开始批量制作这种纺纱机。他强调,这些纺纱机必须标准化生产,确保每个零件都能互换,方便维修和推广。
同时,周明还派人从辽东周边以及中原地区,高价收购棉花和优质麻料。他知道,棉花在这个时代并非主要纺织原料,但其保暖性和舒适度远胜麻布和丝绸,是未来纺织业的主力。他要让辽东成为这个时代第一个大规模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。
“收购棉花?公子,那东西扎手,又不好纺,百姓多不喜。”民部主官疑惑道。
周明神秘一笑:“放心,等到我们的纺纱机和织布机问世,百姓们便会知道,棉花才是真正的宝物!”
随着简易纺纱机的批量生产,周明开始着手建立纺织作坊。他没有让百姓在家中分散劳作,而是采取了集中生产的模式。
“作坊内,将统一设置纺纱区、织布区、染色的区域。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,流水作业,相互配合,效率更高!”周明向民部官员们解释着现代工厂的运作模式。
他鼓励辽东的贫困妇女和部分流民加入纺织作坊,提供稳定的工钱,并给予食宿保障。这对于在乱世中挣扎的百姓来说,无疑是极大的诱惑。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,尤其是女性,纷纷涌入辽东,成为了纺织作坊的第一批工人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