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生,这个念头先带动他过去的善业,先得果报。所以这个明利心在修行人是最重要的。
这个明利心假设没好好的利用,等明利心过去以后,就到昏昧心。第六意识开始昏昧状态,就像蜡烛开始开始这个火慢慢的消减了。他也知道自己要死亡了,第六意识的明了心,慢慢、慢慢地退失掉,退失到最后就是“梦觉”。生死时心指的就是梦觉,梦觉的时候,第六意识完全不活动。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随念往生了,您再给他开导什么道理,都没有用了,因为第六意识的了别性已经消失了。
第六意识的了别消失,它对六尘境界,不能有任何接触了,对于外在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境界,完全不能了别。但是他还没死亡,在他的躯壳当中,还有一个微细的心识存在,它摄藏你的无量无边的业力。这个时候,也只好随业往生了。就是说,如果你是善业要起现行,要依止善业而得果报,善业的体性是轻飘的,你身体的温度,会从脚部开始冷起,温度从脚下,一直往上沖,往上它是往上离开的。假设你是这个罪业要起现行,罪业是沉重的,这个时候,你身体的温度,会从头部开始冷起,就是往下墬。我们从这个身体温度的变化知道,这个时候,前六识是进入梦觉了,而他的色身当中,还有心识在活动。这当然是第八识了。就是从这个生死时的时候的梦觉,可以知道有第八识存在。
第七个、缘起依
这是大乘论师,引用《阿含经》,佛陀在《阿含经》讲到缘起依,什么是缘起依呢?佛陀说:诸比丘啊!在我们的生命当中,有一个识,识缘名色,创造一个色心的果报,而名色的活动,也会缘识,这个色心的造作,也会创造一个心识,说是,“此生故彼生,此有故彼有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”所以这个识消失了以后,名色也会消失了,名色不再造有漏业力以后,这个识也会消失,此无故彼无。我们这样子讲的话,说是识缘名色,名色缘识,这个识是什么?我们姑且先不提,说是名色,这个名它是一个有精神作用的了别性,当然这是第六意识,这是大乘论师同意的,这个色,当然是你的色身了,两个合起来,就是一个人一期的身心果报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9页 / 共2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