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然后熟悉这些作战方法,一个个的杀人利器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。
让蔡锷最为佩服的,是这次中俄战争,俄军的重机枪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。
除了给密集的炮火直接摧毁,给狙击手点杀,俄国的重机枪阵地也是多灾多难。
东北军在面对俄军的重机枪阵地,以及以重机枪火力构建的碉堡之类工事时,要么将步兵炮拖上来,抵近发射摧毁对方,要么就是固守待援,让排一级才配备的掷弹筒小组上来,隐蔽的摧毁对方的重机枪火力。
整个中俄战争进程中,在战场上给掷弹筒敲掉的俄军重机枪不下八百挺,可见它的巨大作用。
俄军本身配备的重机枪就很不足,在恰克图会战时最多也不过集中起来一千五百多挺重机枪,给飞机与飞艇找准摧毁了不少。
这次俄军败的不冤,东北军许多新武器轮番上阵,取得了巨大的作用,可以说李安生一直强调的,尽量减少自身伤亡,在这些武器的支持下,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。
南方卫国军正是在东北军的言传身教之下,迅速的成长起来,就连蔡锷,也学到了许多东西,他的军事思想与指挥能力在战场上得到了检验。
他这次被允许参观江南制造局在长兴岛上的新工厂,这个全国最大的,甚至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大型兵工厂,几乎很少让外人进入。
相比李安生当年接手江南制造局,这里的产能平均扩张了十倍还不止,有力的支撑了这次中俄战争。
蔡锷看着流水线上一支又一支的步枪被组装起来,然后等待最后步骤的处理。
其实当世真正的好枪,比如德国产的98k等枪,连枪管都是需要特种钢,之前中国并没有这个能力,是李安生极力推动了中华钢铁公司的兴办,如今不但达到了年产钢铁百万吨的目标,而且还在进行进一步的扩张产能,预计在两年后,产能能够翻一番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