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也有对信仰的质疑,“上帝是个噪音”,是对任何绝对化意识形态,包括西方中心主义的拒绝。
甚至还有主体的反抗空间。
派最终以故事讲述者的身份掌握叙事权,可视为对被表述者夺回话语权的隐喻。
这种自反性、拒绝、反抗.
恰恰印证了“立场不对,能力越大,造成恶果越大”这个道理。
试问帝国主义的压迫,是被压迫者可以说“我不愿意被压迫”就可以不被压迫的吗?
好莱坞在全世界攻城略地,西方中心主义恨不得侵占所有文化的土壤,已经控制的区域丝毫不装,还未控制的区域各种渗透,大搞后殖民主义,甚至颜色暴动?
是哪个国家说拒绝,就能拒绝的了吗?
一个病恹恹的年轻人和巅峰泰森生死战,丢在一个笼子里,死活不论。
给年轻人站位角度、喊开始、搏斗方式、喊疼等等的自由,设定足够多的细节,给他充足的“个人选择”。
这是个人选择吗?
确实,给了机会。
但不过是更高级的脱罪方法,让“泰森”动起手来连最基本的罪恶感都不需要,毕竟你也可以选择,也可以反抗,也可以出手,谁让你实力不足!
何况,《少年派》电影里的夺权,仍需通过西方主导的媒介实现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