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汝之留学所费,余早已专款汇付法国储用,嘱汝知之,家境虽变,不致影响。汝仍应安心就读,学成归来,报国有日。
余辛勤半生,创业弥艰,不意遭此巨劫,毁于一旦,思之痛心。汝母尚称健康。余不久离沪,摒挡西去。今后之事,容相定,当示汝。
汝来涵屡询罗苡,并未见来,也未见信,知注特示。谕此,顺致学安父字丁信诚看信得悉自建房产出售,不禁周身冰凉。他和罗苡失去音信,朝思暮想,原以为上海有自建房产,地址永久,小家庭团圆有望,不料遭受战祸,情况剧变,住宅改姓,今后,茫茫人海,浩浩大地,两人彼此,何处寻觅?
信诚戚然坐下,又追忆到因车祸和罗苡分离,是如此突然,如此意外,两人没有互道珍重,没有说声再见,就遽然离分。人生祸福、竟如此无常。想到这里,他在身上翻出了罗苡的相片看着,顿时,他想到大周还在上海,罗苡是知道他家地址的,重聚还有希望,他宽慰自己。但很快,他转念,战争期间,是不是也会发生变故,难说。于是,他又苦恼起来。
丁信诚通宵难眠,次日晨,他听见和他同校不同系隔房睡的表弟起身了。他走进表弟住室,激动地说:“表弟,这样的生活,我再也不能忍受了。眼看着国土沦陷,同胞遭难,而我们逍遥异国,想起来愧对国家,愧对抗战军民。‘九一八事变’,‘一二八’淞沪中日战争,我们慷慨激昂地宣传抵制日货,要求政府抗日。真的抗日了,我们却舍不得放弃优裕安定生活,置身事外,热血爱国的人,责骂对国难无动于衷的人是冷血动物,我们这种人,正是给别人骂对了。”
表弟说:“表兄,不要激动,冷静一点,好不好?你的话,讲得对。”
丁信诚说:“当然对。清末主张禁鸦片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写过一首律诗,其中有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敢因祸福趋避之’。我决定回国,要作为一名士兵,参加抗战。”
表弟说:“你不想得学位吗?这样走,不是半途而废,合算吗?”“爱国志士文天祥自书赞:‘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唯其仁至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