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那些藏在锦缎纹样里的稻穗,那些混在驼铃声中的铜钹,早把南诏与大唐的土地连在了一起。
抵达长安那天,正赶上重阳节。朱雀大街上飘着菊花瓣,玉螺坐在装饰着孔雀翎的马车里,看见道旁围观的百姓对着她的南诏服饰指指点点,有孩童举着糖画追赶,糖画师傅的铜勺在青石板上画出的,竟是只衔着绶带的南诏白象。
大明宫的紫宸殿里,唐德宗的目光落在她头顶的金翅鸟冠上。那是用点苍山的赤金打造的,鸟喙上还嵌着颗鸽卵大的红宝石
——
据说是阁逻凤时期从吐蕃赞普那里得来的战利品。
“朕听说,你带来的大理石屏上,刻着《南诏德化碑》?”
皇帝的声音透过冕旒的珠串传来,玉螺注意到他案头的青瓷碗里,泡着的正是她带来的苍山雪茶。
她屈膝行礼时,听见腰间的双鱼符与裙裾上的银铃相击,发出清越的声响:“臣女来时,父王特意命人将碑文拓在屏上。他说,当年阁逻凤立此碑时就曾言,‘我自古及今,为汉不侵不叛之臣’。”
宴席上,大唐公主李安宁捧着那面大理石屏,忽然指着碑文中
“开元皇帝圣德广运”
的字样问:“听说你们南诏的火把节,现在还保留着唐人的上元习俗?”
玉螺正要回答,却见郑回站在殿角朝她微微摇头。她想起这个曾教她读《论语》的唐人,去年在太和殿上,正是他用竹鞭指着《春秋》里
“诸侯亲好”
的篇章,说服了主张联吐蕃的老臣。
回程经过姚州时,玉螺特意去了外祖父曾任职的都督府遗址。断墙残垣间,几个彝族孩童正在追逐打闹,他们手里拿着的陶哨,吹出来的竟是《霓裳羽衣曲》的调子。
“公主你看!”
阿蛮从瓦砾堆里拾起一块碎瓷片,上面的缠枝莲纹还能看出是南诏特有的钴料绘制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