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。
十二月的汇报演出轰动京城。民族音乐班的合奏《春江花月夜》里,琵琶轮指带出的泛音还未消散,台下几位白发老人就掏出了手帕——他们听出了失传已久的"弦索十三套"技法,这种明代宫廷乐师的绝活,如今竟在二十岁的学生手中重现。更让人惊叹的是舞蹈系的《敦煌》,当领舞姑娘反手弹起背上的阮咸琵琶时,十二幅长绸同时飞旋,文化部的领导猛地站起来鼓掌,把青花瓷茶杯都碰翻了,茶水在节目单上洇开一朵墨梅。
除夕夜,工艺美院的留守学生们搞了个特别的守岁活动。雕塑系的小伙子们用无锡惠山泥捏了套十二生肖,珠宝班的姑娘们给每个动物都镶了眼睛——用的是从实验室"顺"出来的碎宝石:老鼠眼睛是紫水晶,龙睛是橄榄石。当新年钟声响起时,他们突然发现老门卫也在围观,老人手里端着碗冒热气的饺子,碗底还印着"人民公社好"的红字:"孩子们,趁热吃...你们捏的老虎,真像我小时候奶奶炕头上摆的那个,连尾巴上的螺旋纹都一模一样..."
开春后的第一场雨来得突然。美院库房的老管理员急着抢救晾晒的教材,却看见建筑系的五个学生自发用身体护住了那堆传统建筑图纸。雨水顺着他们的发梢滴在《营造法式》的复印本上,晕开的墨迹恰似一幅天然的水墨斗拱图。最瘦小的那个广东学生突然笑了:"老师别急,这墨是防水的!"他翻开被雨水打湿的《清式营造则例》,纸张上浮现出淡淡的朱红色——原来他们早就用红蓝铅笔在原图上标好了尺寸。老管理员望着这群浑身湿透的年轻人,突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刚参加工作时,跟着梁思成先生测绘古建筑的情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