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此刻她却红着眼圈,手指在地上划来划去,嘴里嘟囔着:“刚还在的……给娃交束脩的钱……”
我往旁边挪了挪脚,鞋底蹭到个硬纸包。弯腰一捡,油纸裹得紧实,捏着能感觉到里面铜钱的棱角,估摸着有十几个铜板。
旁边卖菜的老汉瞥了一眼,没说话,只顾着用扇子扇自己的菜。我捏着纸包,怀里的窝头还温乎——陈先生的咳嗽又重了,这些钱够买些好点的草药。可刘婶那慌神的样子,像丢了魂似的,让我想起爹还在时,我弄丢了私塾的书,他也是这副模样。
“刘婶,你看看这个?”我把纸包递过去,声音干巴巴的。
她抬头看见是我,愣了一下,接过纸包捏了捏,眼圈更红了,手忙脚乱地打开看,嘴里连声道:“是这个!真是这个!多谢你了,娃……”她想从里面数两个铜板给我,又觉得不妥似的,转身从旁边摊子上买了块刚出炉的玉米饼,塞到我手里,“拿着,热乎的。”
玉米饼带着焦香,我揣进怀里,能感觉到那点温度。她已经收拾好竹篮,快步往街那头走了,走了两步又回头看了我一眼,点点头,算是再谢过。
回到破庙,我把窝头递给陈先生,自己啃起玉米饼。他见我吃得香,问:“今天运气好?”
“帮刘婶捡了个纸包,她给的。”我含糊地说。
陈先生没再问,只把自己手里的窝头掰了一半给我,“多吃点,下午教你写‘守’字。”
他调墨时,我看着他佝偻的背,忽然觉得怀里的玉米饼,比平时任何时候都要暖。
十二岁那年,我已经比瓦碴巷的石碾子高了半个头。手上的茧子结了一层又一层,能攥住木匠铺扔的钝斧头,帮人劈柴换两个铜板。陈先生的眼睛花了,看字要凑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