逼近三万。
张磊比较理性:“这个成本核算可能偏高了,尤其是工时和服务预提。但即使打七折,成本也在九千左右。定价确实是个难题。”
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柳青。
柳青没有立刻回答。她让周明去调研市场上类似定位的产品。周明带回来的信息同样令人压力倍增。
国内顶尖竹艺大师的作品,价格在二到八万不等;
北欧独立设计师的手工实木椅,价格普遍在三万以上;
甚至一些国际大牌的仿藤编塑料椅,也能卖到上万。
“看,我们有得打!”
周明有些兴奋,
“我们的东西比他们更有温度,更有故事!”
“但人家认的是大师名头,是国外品牌。”
张磊给他泼冷水,
“我们清河柳编在外面,很多人还觉得是编菜筐的。”
这话虽然刺耳,却是现实。材质的卑微出身,是横亘在高端化路上最大的认知障碍。
柳青打电话给程诺,直言不讳地说明了成本和定价的困境。
程诺在电话那头笑了:“柳青,你陷入了一个误区。你现在卖的不是柳条,是综合价值体。”
他快速给出了他的策略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