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诸位要知道,佛陀讲《法华经》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,那是过去的时间,那个空间是在印度的灵山,智者大师是活在现代的人,他是活在中国,但是他入了旋陀罗尼的时候,他回到了过去、他回到了印度,而且那个相不是妄想境,那是定中的现量境。那你说这个时空相是怎么一回事呢?他明明是活在现代的人,他怎么能够跑到过去,真实的感受到佛陀亲自为他说法?
因为我们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时空相,那是因为后来不断的熏习,让我们感觉到:现在的我跟昨天的我不一样,明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也不一样,那是我们自己的感觉,其实我们的心不是这样子的。
所以《楞严经》上说,我们的心本来是一个大海,这个大海碰到石头产生一个小水泡,我们就认为这个水泡是我,其实失掉了整个大海。也就是说,我们对于时间、空间,是因为我们的执着而产生的。
好,我们再看下一段:
又如人梦,身虽在床,而心意识,遍至他方一切世界,如平生不异也。生净土亦尔,动念即至,不须疑也。
比如一个人做梦,他的身体虽然在床上没有任何的动作,但是他那个第六意识的心、明了的心,可能受到佛菩萨的加被,就神游到十方世界,看到很多的菩萨,经历很多的环境。他当时的感受,就跟他平常接触人事的感受是完全一样的,完全有这种真实的感受;但是他的身体明明是躺在床上,而他的内心能够遍至他方一切世界,完全没有所谓空间的障碍。这个道理,我们从梦境的譬喻也就可以合法,你的梦心能够遨游十方世界,你在念佛的时候,你内心专注皈依在阿弥陀佛的那个临终在定之心,当下就是净土受生之心,这个道理是一样的,那是一种心念的感应,那跟外在的距离是没有关系的,这个距离只是你心中的执着而已。
我们这样子讲,距离不是障碍,你心中的疑惑、你心中的贪恋那才是障碍,真正的障碍不在距离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1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