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他想起昨夜整理母亲遗物时,在旧钢笔杆上摸到的温度——不是金属的冷,而是被握了太久的、带着体温的钝凉。
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时,他正用棉签蘸着酒精擦拭地面样本。
苏晚萤的号码在屏幕上跳动,背景音里混着博物馆中央空调的嗡鸣。“沈法医,“她的声音比平时急促,“你来二楼民国书信展看看。“
展柜玻璃在射灯下泛着柔润的光,沈默隔着三步外就看见了那抹熟悉的鹅黄。
母亲的信安静躺在1943年那封未寄出的情书旁,信封边角微微卷起,像在和旧时光碰肘。
他凑近时,玻璃内侧的水珠突然撞入视野——二十七个小水滴整整齐齐排成“回“字,最中央的水珠正顺着笔画轨迹缓缓滑动。
“布展记录里没有它的入库信息。“苏晚萤翻着平板电脑,发梢扫过展柜边缘,“监控显示凌晨一点十七分,展柜湿度骤升到78%,但展厅总控显示始终是41%。“她的指尖点在水珠排列的“回“字上,“它在复制自己的痕迹,就像......“
“在找同类。“沈默接过话,目光落在1943年的情书上——信封口同样没有邮戳,收信人地址只写了“上海霞飞路转角的梧桐树“。
他突然想起老张说过的话:“有些信不是要寄,是要等。“
林导的实验室飘着福尔马林混着松节油的气味。
他举着显微镜载玻片,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反常:“看这个纤维素纤维,“他用镊子敲了敲玻片边缘,“和第68章那封'心跳信封'的纤维走向完全一致。“电脑屏幕上,空气流动模拟图正在旋转,黄色光带追着信纸移动轨迹:“它膨胀时吸入空气,收缩时排出,像肺。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