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教授非常欣赏你在复杂纳米结构合成方面展现的扎实功底,他认为这正是我们未来课程建设急需的技能。”
米勒的语气充满肯定:
“坦率地说,能进入伯克利的学生从不缺少天才头脑和奇思妙想,反而是基础能力远没有上一代人那样可靠,教授也经常抱怨这一点,认为学生们不应该忽视理论学习……”
“……”
这句话貌似平常,却奇妙地触动到了付琴霞心底的某个地方。
那是她多年没有感受过的、已经快要忘掉的……
被需求感。
对于一名研究生而言,本科成绩属于一块敲门砖。
把门敲开之后,就基本不会再有人关心。
但那却是付琴霞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。
第一次通话的内容确实很“干净”。
米勒问了她博士课题的大方向、在化物所做博后参与项目的公开领域、她对教学的理解和是否有设计课程的经验。
付琴霞小心翼翼地应对着,回答都控制在已发表或公开可查信息的范围内。
实际上,米勒的问题专业且适度,根本没有触及任何敏感点。
其中有大约一半的时间都在聊付琴霞的助教经历。
通话结束时,米勒微笑着说:“付博士,和你交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